<ruby id="2k2a9"></ruby>

    <em id="2k2a9"><tr id="2k2a9"><u id="2k2a9"></u></tr></em>

    <dd id="2k2a9"></dd>
    1. <th id="2k2a9"></th>
      <tbody id="2k2a9"><noscript id="2k2a9"></noscript></tbody>
      作物營養知識
      不用藥,棉鈴蟲照樣滅!不施農藥,勝施農藥!
      發布時間:2016-08-03 13:57:07  點擊次數: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1.整枝滅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在棉花蕾鈴期,將田間管理時摘除的頂心、群尖以及打掉的無效花、蕾等帶出田外,可以明顯減少田間卵和初孵幼蟲的存量。據調查,在二代棉鈴蟲發生期適時整枝一次,可使百株卵量下降40%~60%;在二代棉鈴蟲發生期去葉枝的棉田,田間卵、蟲存量減少3.8%~54.5%,平均為27.7%;在四代棉鈴蟲高峰期,及時摘除邊心、贅芽,可使卵和幼蟲的存量分別減少52.5%及58%。

       

      2.抹卵滅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二代棉鈴蟲卵80%產在嫩尖上和葉片的正面,在卵盛期按行逐棵將卵抹掉,每三天抹一次,連續進行3~4次,可明顯減輕為害;據調查,一般連抹2次,可使卵量減少60%左右,抹3次減少80%~90%。

       

      3.灌水滅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結合棉田耕翻進行冬灌,可以沉實、風化土壤,凍死害蟲,使越冬棉鈴蟲蛹減少43.5%~72.3%。棉花生長期,根據植株生長的需要,在棉鈴蟲二、三代蛹盛期,結合抗旱適時灌水,對控制三代、減輕四代棉鈴蟲危害具有明顯效果;據調查,適時灌水,蛹的死亡率可達70%左右,當代百株卵量下降70%。另

      有資料表明,如果灌水淹沒表土達1.5小時左右,則棉鈴蟲入土1天者死亡率達100%,入土3~4天者死亡77%~85%,入土6~8天者死亡61%~73%。

       

      4.施肥滅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棉花嫩頭上的腺毛分泌的草酸對棉鈴蟲蛾具有引誘作用。在棉鈴蟲成蟲發生期,用1%~2%過磷酸鈣浸出液作葉面噴肥,可使草酸變為草酸鈣而失去對棉鈴蟲的引誘力。這樣,一般能使棉田落卵量下降33.3%~74.4%,平均為55%。

       

      5.耕翻滅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棉田耕翻既是棉花增產的重要措施,也是消滅越冬害蟲的有效方法。據調查,棉田冬耕先耙,能耙死76%~85.6%的棉鈴蟲蛹;經過冬耕,蛹深埋地下,成活率降低86.4%~92.5%。在第一代棉鈴蟲寄主作物(如小麥、豌豆等)收割后,及時進行耕翻或滅茬.然后再播種夏播作物,可殺滅大量第一代棉鈴蟲蛹,壓低蟲源,對減輕二代棉鈴蟲在棉田的發生為害程度效果十分顯著。另外,在棉花生長期適時中耕,可以破壞蛹室,因而也具有滅蟲效果。

       

      6.放蜂滅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在棉田有卵株率達到5%左右時,每畝釋放赤眼蜂成蜂1.5萬頭,以后每隔4~5天放一次,連放3~4次,防治效果可達69%~100%。

       

      7.利用自然天敵滅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棉田自然天敵種類繁多,我國已查明的就有200多種;捕食和寄生棉鈴蟲的天敵資源十分豐富,在一些年份和某些特定的生態環境中,對棉鈴蟲的抑制作用十分明顯,必須很好地保護和利用。

       

      8.人工捉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即在棉鈴蟲幼蟲期,發動群眾到棉田捕捉大齡幼蟲。此法既可以在防治失時時作為應急措施,也可以作為藥劑防治后進行掃殘的一種重要手段。

       

      9.燈光誘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根據棉鈴蟲的趨光性,每20~30畝棉田安裝一盞黑光燈誘殺成蟲,可使田間落卵量平均下降20~30%。另據系統觀測,在6~9月誘蛾總數中,雌蛾占75.9%,其中未產卵和初產卵的占65%。山東省聊城地區采用高強度熒光燈誘蟲,一支燈一夜誘殺棉鈴蟲蛾30~35千克,最高紀錄達到54千克,相當于消滅棉鈴蟲4.2億頭;每支燈可控制棉田面積120畝,有關專家認為,這是棉鈴蟲防治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。

       

      10.楊柳枝誘蟲

       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楊、柳樹枝中含有某些特殊的化學物質,對棉鈴蟲蛾具有很強的誘集作用;將新鮮的楊、柳枝放置一天,使其萎蔫,然后每8~10根捆成一把,于傍晚插放在田間,把長50~66厘米,高出棉株15~33厘米,每畝插放6~8把,第二天早晨用塑料袋套把捕蛾,并將把子收回,灑上水保濕,防止葉片脫落,傍晚再重新插入田間。楊、柳枝一般每隔10天左右更換一次;在楊、柳枝困難的地方,采用楓楊、櫟等樹枝,以及玉米葉等作為替代物,也具有一定效果。根據多年誘捕資料統計,在誘捕到的棉鈴蟲中,雌蛾占64%,其中末產卵的占53.9%,初產卵的占31.8%;棉田落卵量下降35.6%~50%。


      一夲道无码专区av无码

      <ruby id="2k2a9"></ruby>

        <em id="2k2a9"><tr id="2k2a9"><u id="2k2a9"></u></tr></em>

        <dd id="2k2a9"></dd>
        1. <th id="2k2a9"></th>
          <tbody id="2k2a9"><noscript id="2k2a9"></noscript></tbody>